這篇也放很久囉,趕緊上傳與大家分享

此次呢,是參與"千友兒童美術教室"的藝術一日遊

早上呢,坐著遊覽車到台北市立美術館,參觀"龐畢度"畫展,展了什麼???忘了

只記得有一幅藍色的畫,裡面幾個黑點點,光保險保了一億,其他全忘了

也難怪啦,對於沒有一丁點藝術涵養的我而言,參觀美術館也只是跟著走馬看花

無耐館內禁止拍照,無緣與大家一同分享世界名著

 

到了下午還有空檔,車子一轉大夥兒來到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

這地方之前來過一次,是在左岸騎腳踏車來到這的

那天大夥騎到腳軟,也沒什麼興緻參觀博物館,就連十三"ㄒ一ㄥ "和"ㄏㄤ"都搞不清楚

不過趁這次的機會,來了解一下也不錯,也一同與大家分享

 

↓看就知道,太陽都快掉下來了,不過來到這廣闊的空間,藍天白雲也是不錯的搭配

01.jpg

↓博物館的外型特殊,一邊是聳高的八角柱高樓,象徵著高山,另一邊則是像牛仔帽造型的建築,象徵著海洋

14.jpg

↓雖然是暑假期間,不過平常日來遊客倒是不多,參觀起來也很舒服

15.jpg 

↓輕舟造型的立體雕塑,蹴足在博物館旁,象徵古人以一舟來台開墾的精神,也象徵著過去與未來

02.jpg

↓大夥本來想說參觀完博物館要一同去騎腳踏車的,不過這太陽,一路毒辣到晚上六點,想想還是算了

11.jpg

↓導覽人員熱情介紹,小朋友倒是很捧場,有問有答

03.jpg

↓一旁的大人最享受的應該就是吹個舒服的冷氣吧

04.jpg

↓為什麼叫"十三行"呢?我也是看了介紹才知道

05.jpg

↓八角柱大樓內部,很高,爬的腳有點酸

06.jpg

↓挖出來的遺址化石層

07.jpg

↓摹擬當初開挖遺址的情形(蠟像)

08.jpg

↓摹擬當初開挖遺址的情形之一(蠟像)

09.jpg

↓爬上八角型建築頂端,遠處海景一覽無遺

10.jpg 

↓最有名的"人面陶罐",可說是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可代表當時代的陶器技藝

12.jpg

↓最後來張大合照

13.jpg

 

十三行博物館沿革記事:

位在八里左岸,因為搶救十三行遺址而興建的十三行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籌備,將於四月二十四日起開館營運。為了讓地方一起分享開館的喜悅,在正式營運前我們邀請八里鄉親來館參觀,邀請函發出近200位,結果短短一個多小時內來了三百多位鄉親,一張張笑開的歡樂臉孔,不可置信地睜著大眼看著精采的出土文物。太好了!繼搶救卑南遺址而成立的國立台東史前文化館後,終於,台灣又出現一座考古博物館了。

十三行博物館包括建築物及廣場共約四公頃,室內面積約六千多平方公尺,主要為「重返十三行」常設展。觀眾從站在館外,觀賞本館建築時就已經進入「重返十三行」的展示情境中了。分別象徵山與海的建築群、及特意設計成傾斜不正的八角塔,以高聳大片尖銳角度的清水模牆面呈現,隱喻考古現場無法還原的情境,營造出搶救十三行遺址當時的情境。展場內以劇場形式,讓觀眾走進十三行、體驗十三行。當然,最重要的是展出十三行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包含作為本館視覺標示系統,台灣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另外,館內亦設有特展廳及提供學童動手作,活潑有趣的考古學習體驗室。

十三行博物館的籌建過程,自民國78年搶救十三行遺址,造成與國家重大環保設施間的強大爭議,到民國92年開館,前後十餘年,期間歷經許多艱辛與困難,包括位置偏遠、交通不便、館舍空間不足、週邊環境髒亂等,所幸在首長及縣府團隊的強力支持下,逐一克服各項困難。同時,十三行博物館以縣立地方博物館的角色,也將因應現代博物館的理念,作為八里地區的社區博物館,同時並轉型為關懷地方整體發展的生態博物館。

近年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已受到國際間的肯定,認為是地方博物館應該採取的策略,其成功的案例相當多,包括在英國斯洛浦郡泰爾福市的「鐵橋谷博物館」及台灣宜蘭的「蘭陽博物館」家族等。自四月二十四日起,位在淡水河八里左岸的十三行博物館也即將啟動,將地方博物館與周邊環境營造的經驗帶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提供給每一位參觀的民眾一新耳目的整體體驗遊程。。

博物館的營運方針採行整合八里左岸資源套裝遊程的規劃構想,提出「水岸‧社區‧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計劃,以十三行博物館為核心,串聯區域內豐富多樣的遺址古蹟、自然保留區、水岸景觀、歷史民俗、產業文化及公共設施等為重要資源,並以十三行文化意象為核心主軸貫穿全區,達到「生活」、「生產」、「生態」、「生存」四生環境共生,及凝聚社區意識的發展目標。期待能帶動八里地區美麗的春天。

博物館週邊,規劃增設博物館旅客完整停車空間,並商借近鄰八里污水處理廠內尚未使用之土地規劃增設開放空間廣場、公園,配合博物館及八里左岸遊客的專線接駁公車紅13路將自關渡捷運站直達十三行博物館,未來將進一步計劃配合台北港特定區計劃,增設博物館文化園區。相信開館後本館將成為認識台灣文化與先民歷史的重要場域,透過大家的關心與參與,十三行博物館必將帶給八里美麗春天新氣息,成為淡水河八里左岸文化生態園區的水岸明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o891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