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陰雨冷颼颼的天氣,終於在今天轉晴,眼見機不可失,帶齊裝備,
帶著相機去曬太陽囉,不過,女兒還在美術班,得先去接他唷。
感謝王老師的指導,讓小女畫的東西像個人樣,
打個廣告先,王老師,目前未婚啊,炙手可熱唷
畫室小朋友作品欣賞:
到了大溪老街,首先要面對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找車位,假日人多,車位不好找
停好車後,大夥紛紛下車,小孩馬上就說:"媽媽,什麼味道?好香唷"
雖然剛吃過飯,不過在香味的驅使之下,還是巡著氣味的來源尋去。
猛見樹下攤販,天啊!這是什麼景象?不用錢的嗎?
這攤滷味還真是熱絡到一個不行,我們當然也不落人後,殺進去囉!
買完第一件事,不用想,先嗑再說吧,
瞧那狼吞虎嚥的樣子,說真的,還真是蠻好吃的,
不枉我們排了好久的隊
在攤販的對面,可不是用餐區啊,這是個公園
"中正公園",顧名思義,就是紀念中正先生的,
繼續往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大型教堂,造型特殊,在台北市區內,這樣的建築並不多見
走了一段路,到達老街入口,嗯,人潮不少唷,
老街裡什麼都有,有吃有喝也有玩,簡單做個介紹好了
↓"阿嬤的最愛"手工編織包,現在可不同了,各式花樣都有,連年輕女孩都愛
↓現做麻老,香味四溢,口水都流出來了
↓這攤可厲害了,別看這老人家動作緩慢,排隊的人都排到街尾了,
本想買一盒來嘗嘗的,看到這人潮,"下次吧"
↓來到大溪,一定少不了豆干,說到大溪豆干,這家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太座人都不知淹到哪裡去了?
↓全部100元的紀念品店,別問了客倌,"龍喜擠霸叩"
↓福仁宮,除了教堂之外的道教信仰中心,供奉"開漳聖王"
↓老街一角
↓老街二角
↓用黑白模式呈現的老街三角
↓大漢橋(可不是板橋往新莊那座唷)
↓人行走在大漢橋上,悠閒輕鬆,也別有一番風味
後語:
老街一直是我喜歡去的地方,來到老街可以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太座的購買慾、小孩的玩耍慾、當然也少不了我殺底片的需求囉
END-----------------------------------------
景點介紹:
大溪的和平老街是大溪古鎮中最具特色的景觀。來此可見街道兩旁成排的巴洛克式建築。雕工細緻、造型華麗的牌樓,散發出典雅迷人的氣質。雖是老街,但卻整理的乾淨又明亮,古色古香中彷彿還嗅得昔日的風華。
和平老街因大漢溪河港碼頭之故,自清朝以來漸漸繁榮,咸豐年間達到極盛,傳統的傢俱製作亦於此時期由大陸內地傳入。而其街貌及建築歷經多次的變革: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登陸台灣時,引起舊清兵及台民的反抗,大溪亦受到波及,和平老街遭日軍砲擊焚燬,變成殘垣一片。
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日本政府公佈都市計劃,拓寬及拉長了原先的街道,並要求居民重建房屋,當時的商家紛紛投入重金改建牌樓。形成了今日老街的主要風貌。隨著歲月的流逝,老街在現代化衝擊下漸漸沉寂,建築物紛紛拆除改建,商家亦零落的雜陳其間。直到民國八十四年起,由當地居民及眾多的民間團體幫助下,發起「老街再造」的工作,才使老街又恢復了昔日華麗的風貌。
現今老街上的店家,不但有傳統的木器老店,承襲著古老的技藝。亦有數十年至百年的打石店、藥舖、豆干、餅鋪等。而新興的咖啡屋、藝品店等也陸續進駐其間,為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交通指引:北二高大溪交流道下,循大溪指標接3號省道,過武嶺橋接康莊路至和平路右轉。
留言列表